绵阳东原&凯越·印江山
东原印江山项目位于绵阳CAZ中央活动区游仙高新区,落于大美涪江之畔,相望上风上水的笔架山,临近千亩绿景湿地公园,兼具城市繁华、潜力前景与山水资源的优势,置所慕山水于生活之中,定制众人向往的理想居所。
- 项目名称:绵阳东原&凯越·印江山
- 项目地点:四川省 绵阳市 游仙区五里梁12号
- 开发商:东原集团
- 销售参考价:¥13000/㎡
- 项目类型:住宅
- 形态:示范区
- 市场定位:改善系
- 建成时间:2020年
- 风格:现代
- 占地面积:130076㎡
- 建筑面积: 319591㎡
- 设计面积:91053㎡
- 容积率:1.8
- 绿化率:35%
- 发布日期:2020-07-02
- 最近更新:2020-07-27 18:15
四川盆地西北部山水割据,涪江穿梭其间,塑造了绵阳张弛有度的自然格局。东原·印江山生活美学馆便落子于此山水绿境间,在城市亦得自然。
▼区位图
东原印江山项目位于绵阳CAZ中央活动区游仙高新区,落于大美涪江之畔,相望上风上水的笔架山,临近千亩绿景湿地公园,兼具城市繁华、潜力前景与山水资源的优势,置所慕山水于生活之中,定制众人向往的理想居所。
▼交通分析图
示范区位于东原印江山项目北入口,紧邻彩虹山地公园,未来作为该项目的配套服务设施,同时也可对外服务于城市公园。选址位于项目地形最高处,自然资源优越,可远观涪江。
东原·印江山生活美学馆随处可见匠心独运的细节表达。从院落建筑,到理水叠景,无不呼应着自然山水。
设计者利用多元化场景的转化,将行进中的城野景象一展无余,艺术与美学、建筑与景观、栖息与游历在这里共生,成就一方山水美学示范区。
筑院——诗意的院落
在山水辉映的诗意环境中筑一方中国传统文化空间,是东原·印江山生活美学馆设计的核心理念。
▲鸟瞰图
我们引入“院落”这一传统场所语汇,以中心大院落为主空间,辅以大小不一相互渗透的私隐庭院,和层叠错落的院墙一起,共同组成了一个富有中国传统空间意境的场所。
同时,这一方水院也是从城市空间到住区空间的一个空间转换和过渡。
引水——灵性的水镜
串联静谧的院落空间的,不是砖石地面,而是灵性的水面。
大面积的水组成“水镜”,折射建筑的光影变化,记录自然的四季更迭。
在中央水院,透过通透的建筑底层可以遥望涪江,跨越空间形成建筑与自然的对话,水与院落结合创造出灵性的空间氛围。
观景——巧妙地借景
设计采用山川、江河等自然元素,融入中国传统的美学秩序,创造了一个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”的庭院景观序列,与开敞的观景面遥相呼应,同时通过大悬挑的观景台和透明化的灰空间,让周边景观进入建筑和院子,在繁华地营造出不可复制的静谧场所。
“景”观——内外皆是景
建构的主体就在于建筑本身。东原·印江山生活美学馆展现简洁、现代的新亚洲风格,细节精致、比例均衡,线条简洁,以谦逊而自信的姿态与周遭环境融合,创造一种现代山水美学的气质。
从山脚看建筑,建筑即为山景,从馆内瞰山河,山河则为脚下景。
售楼空间
一境:意境
前厅作为第一视觉点,承担了重要的差异化及标识性作用——打造具有绵州山水特色的东原印系展厅。
取诗经《小雅·鹤鸣》所描绘的云霄仙境为题,引入室外山崖静景,依托文脉沉淀,以当代视角建造平行自然世界。
室内以水晶珠幕营造瀑布流动的层次感,白灰纹理大理石幕墙模拟延绵山群,黑岩雕塑以具象沟通山水关系,并通过联动室外精致绿景打造无界自然空间。
原木色调明净温暖,天光水色泄于砂白花器,映衬出花枝的恣意与生机。将水的意象,以多种形态置于空间之中,实现多空间的联系与转换,让换景移情有序自然发生,并最终达成——将对自然山水情怀的聚焦,转向对生活的思考。
沙盘区吊灯模拟蜿蜒水流形态,映照出“百尺楼高水接天”的恢弘气势,绢丝材质将液态水相化为缥缈云烟,以同元素不同形态实现前厅与沙盘区的连接与升华,空间的律动感由此诞生。
云烟之下是建筑的缩影,借符号化的旋转楼梯连接上下,寓缥缈印绵州之意,彰显对绵阳未来新生活和城市新规划的思考与探索。
二境:情境
意境之下,诞生的是丰富私密的个人情境感受,一草一木、一桌一椅,皆让空间诉说着不同的故事。故事之下,自然打开交流的神秘匣盒。
以廊道为轴,对称分割洽谈区,增添空间的阵列感与仪式感,借助明月吊灯与金属屏风完成空间的独立与联动,为谈话提供情境化氛围。
全景玻璃幕墙,自然透入室外景色,形成以室外包围室内的画中情境,引优势以造境势,为室内空间赋予生命价值。
雅灰、靛蓝、赭石色系搭配大地色系大理石瓷砖,深邃之中提炼尊贵气质,低调中潜藏沉淀时光,以细节致敬经典。
▼建筑效果图
工程资料(含设计、工程、材料)
材料及其应用场景
仿石砖
仿石砖
仿石砖
仿石砖
大理石 范思哲黑
大理石 范思哲黑
大理石 范思哲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