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保利刘庄城市发展博物馆
本项目为郑州刘庄城市发展博物馆,位于郑州市金水区北部刘庄区域,距离市中心约10公里。场地南临魏河,东侧为纵贯南北的城市干道花园北路,北临白马路。项目整体规划用地约7800㎡,由于受到地铁保护带的限制,其可建设用地为一处长约115米,宽度约29米的狭长矩形场地...
- 项目名称:郑州保利刘庄城市发展博物馆
- 项目地点:河南省 郑州市 金水区刘庄
- 开发商:河南保利发展有限公司
- 设计参考价:¥60/㎡
- 项目类型:其他
- 形态:示范区
- 建成时间:2022年
- 风格:现代
- 占地面积:3335㎡
- 建筑面积: 800㎡
- 设计面积:3100㎡
- 容积率:0.4
- 发布日期:2022-08-09
- 最近更新:2022-08-11 22:45

过去不仅是土地的记忆
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
曾经的人间烟火点亮了如今的光辉城市
这里是时代之节
这里记录着故事
区位概况
本项目为郑州刘庄城市发展博物馆,位于郑州市金水区北部刘庄区域,距离市中心约10公里。场地南临魏河,东侧为纵贯南北的城市干道花园北路,北临白马路。

▲项目区位
项目整体规划用地约7800㎡,由于受到地铁保护带的限制,其可建设用地为一处长约115米,宽度约29米的狭长矩形场地。


时代背景
一座城市让人难忘的地方有很多,而刘庄则是许多“郑漂”心目中最为深刻的记忆。
刘庄位于花园路与连霍高速交叉口南,在客运北站附近,曾经是北环最北的郑州城中村。这里为郑州的城市建设吸引了近30万“郑漂”,不知有多少人在这里走到一起,又有多少人在这里走散。自2016年前后开始启动拆迁后,如今早已是时过境迁,物是人非了。

▲时代背景©网络
本项目为此区域的城市发展博物馆,而这一段历史正是这片区域特有的基因,我们的设计希望以符合时代的新建筑形式记录和演绎这段故事。



刘庄村留给城市的记忆——街口聚集的郑漂、焦急赶火车的人们、老旧的门牌号等等,都需要被留存下来,那生活的烟火气不能随着城市更新被遗忘,人们需要空间来容纳它。
▲刘庄记忆©网络
设计理念
与一般城市公共建筑的用地形状不同,项目场地为一块“非标”的宽29米,长115米的狭长条形用地。面对这样一块“线”形用地,在方案过程中我们发现它正好指向南北,而这南北的线性两端正好指向了郑州的老城区和新城区,特殊的形状反而给了这个用地一个历史的巧合,所以我们希望尊重这块用地的属性而设计。


▲建筑的北南端分别指向新老城区
“刘庄”是郑州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,本项目作为其城市发展博物馆,我们想以一种简单的建筑形式来直接的讲述故事:

我们将南北走向的线性空间在中间打了一个节,这个节正是时代的发展,城市发展在此处的璀璨交汇,我们称之为“时代之节”。


▲时代之节概念设计手稿
方案概况
整个建筑共计三层,地下一层、地上二层,总建筑面积约3100平米,其中地下部分1700平米,地上1400平米。



功能展示
地上一层主要为中央展厅中区和公共休息区,地上二层为中央展区上区和沉浸式展区,地下一层主要为中央展区下区,多功能厅展厅及后勤办公区。

▲功能示意图


▲下沉花园
由于建筑形式的特殊性,不仅使得每层分区功能独具特色,又能同时保证每层便捷共享核心中央展厅。


▲中央展厅
双动线参观体验
不同于传统城市展厅的单动线参观体验,由于项目特殊的狭长用地属性,我们特意设计了双动线的模式:

社会参观:人流可以从地上一层大厅直接进入展厅,然后通过大厅可分流向上或向下参观。
贵宾参观:可从地景式下沉庭院进入,然后通过电梯直达地上二层,自上而下参观。

▲参观双动线示意图
这两种不同的参观动线体验,不仅可以弥补条形用地空间的局限性,而且可以保证设计概念的线性城市发展体验。



城市片段
线型的建筑形式像一条分割线,建筑的背景依然可见城市的发展变化,依然可见新与旧的对话。

悬在空中的二层建筑指向的北边正是城市继续发展的未来,同时从展厅内部框景空间恰好可以看到城市的变化。


▲展厅内部框景空间
结构设计
由于项目的复杂程度和结构精度要求较高,我们采用了BIM正向设计,对结构、设备、幕墙、室内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,特别针对结构方面实现了两个难点突破。


▲建筑剖面示意图
设计难点① 挑高圆形大厅
中间三层通高的挑高圆形大厅,设计要求采用无柱空间,但结构计算需要双排向心柱网,并且直径跨距高达24米,为了解决这一难点,我们将盘旋坡道与结构柱设计为一体,不仅解决了中央区域的无柱空间,同时又增加了悬臂的反向荷载,增大了悬挑距离。

▲结构BIM系统

▲施工过程
设计难点② 二层大跨度悬挑空间
二层大跨度悬挑空间为41米,为了最大化的保证方案的空中悬挑效果,采用了空间桁架与结构筒组合的形式,不仅解决了大跨度悬挑的效果,同时满足了消防疏散的问题。

▲结构BIM系统

▲施工过程
室内空间
建筑中央盘旋交节的空间,不仅呈现于建筑的外立面,而且也同样运用到了室内,保证方案内外表里如一。这个盘旋的空间既承担了三层通高的核心交通作用,又提供了展示历史发展的参观空间,人们在盘旋而下的同时,可以看到墙面上的历史故事。

顶部的圆形天窗除了能给室内大厅提供足够的采光,还可以与照射在盘旋楼梯上的光影,随着一天中不同的时间而变化,就像是不断点亮的不同时间的历史节点。

材料细节
在建筑细节和材料上,由于设计追求极简纯粹的立面效果,反而对幕墙细节和材料有了极高的要求。
定制材料
中间的圆形立面由于半径较大,完全可以采用直板拼接的办法,但为了追求极致,我们依然定制了3°弧度的铝板。同时采用了开缝超密的拼接手法。

▲材料示意图


优化细节
为了进一步优化由于结构带来的二层支撑筒体的被动影响,我们对筒体采用了超板镜面不锈钢的弱化处理,材料环境反射后使二层的悬挑空间更加趋于方案预期。

▲材料标注


工程资料(含设计、工程、材料)
材料及其应用场景
银白色蜂窝铝板
银白色蜂窝铝板
银白色蜂窝铝板
银白色蜂窝铝板
超白钢化玻璃
超白钢化玻璃
超白钢化玻璃
超白钢化玻璃
平面仿石多彩漆
平面仿石多彩漆
平面仿石多彩漆
平面仿石多彩漆
石材
石材
石材
石材